登入 歡迎蒞臨亞洲大學亞美學院
西歐近代科學方法啟蒙者之一法蘭西斯.培根,一六二○年使用拉丁文寫作一本《新工具:亦即詮釋自然的若干指導》。這本書扉頁上,採用銅板刻繪著兩根海克力士柱(Columne Ercole),柱子外邊出現兩艘一遠一近的加利恩帆船。西歐諸國駕著這些帆船,乘載著重砲遠渡重洋,開拓新領土。
古羅馬詩人西賽羅提到:「探索與觀照自然是邁向精神與知性的自然牧草。」人類為培育精神與知性,必須要研究,並且關注大自然的本質。
前一段時間,兩岸三地文化交流尚稱通暢時,常有一句子,令台灣人感到窩心,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。」這樣的形容詞出自於中國大陸,但隨著兩岸關係緊張之後,台灣人的自豪,改以「浪漫的台三線」聊寄失落感,現實變遷之快速令人徒喚奈何!
大自然是一本有聲且活生生的書本。到底多少學子去翻閱這本蘊含龐大知識的書本呢?似乎大自然這部書籍與我們學校教育的關係十分淡薄。因為,學校教育將學子圈在固定的人文空間,透過文字書寫或者圖片、影像去講解知識化的大自然。
端午節是華人世界重要節慶,韓國、新加坡依然流傳此習俗。台灣將端午節訂為國定假日,分別與清明、中秋與春節同為四大國定假日。端午節重要習俗有二:一為龍舟競渡;一為包粽子。此外還有釀雄黃酒,懸掛菖蒲艾草除蟲,嬰兒戴虎頭帽保護平安成長等習俗。
大家出門前往往要照鏡子,或拿著手機看一下自己,特別是有身分有地位的;一出現在公眾場合就成鏡頭焦點,更必須把外表打理得恰到好處。科學越發達,我們留下形象機會越多,照鏡子看似不重要,卻成打理自己的重要工作之一,讓每個人在鏡頭中留下美好,卻不一定是最真實的一面。
挪威畫家孟克有件世界名作〈吶喊〉,描繪已變了形的人,摀著耳朵,張大嘴巴聲嘶力竭,近似S型身體扭動,恰好與直線橋梁欄杆構成對比,相較他背後兩人直立樣態,那個吶喊者令人驚慌不安。看畫面彷彿聽到無盡吶喊,尖銳,卻又孤獨。
休閒活動是近年來政府大力提倡產業,因為休閒活動能帶來觀光產業,觀光產業有產值。或許也是這種利益導向,這種無煙囪的產業,給予台灣東部綠色觀光產業的可能性。大自然給予人們生活消費的龐大資源,對於台灣這塊資源原本不充裕的土地而言,大自然以及背後的人才資源,去年《茶金》透過北埔姜家的茶業興衰,喚起我們茶產業的文明記憶。
採用最新視覺技術,將台灣早期30年代到90年代藝術家們眼中景色,做動態工程與補間技術,還原當年台灣各地美景。
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陳玉峯教授用生命呼籲愛護土地;「法爾社會企業發展」經理許茜雯,勉勵同學放眼世界。
蔡進發校長指出,全球領先企業都關注著元宇宙的到來,亞大也透過這次展覽,學生能深入體驗「藝術元宇宙」多元發展。
霧峰北柳失智關懷據點長輩,憑藝術處方箋,體驗無壓力藝術之旅,欣賞藝術展示,期能改善抑鬱、焦慮、維護自尊、認知功能。
音樂場
1. 光●無盡墜落的美麗(古典室內樂)
V.K克 X 凃凱傑 X 台中圓滿室內樂團
(2022/07/13更新:本活動改至2022/10/18,*本活動統一於111-1重新報名,原報名統一自動取消,造成不便,敬請諒解,謝謝)
2. 「歡樂的趕擺」絲竹音樂會 (2022/07/13更新:本活動改至2022/09/05,*本活動統一於111-1重新報名,原報名統一自動取消,造成不便,敬請諒解,謝謝)
心籟絲竹室內樂團
舞台劇
2022 生命故事系列《側寫犯》(2022/07/13更新:本活動改至2022/10/06,*本活動統一於111-1重新報名,原報名統一自動取消,造成不便,敬請諒解,謝謝)
大開劇團
*所有活動相關資訊,以【本官網】公告為主,詳情請洽主辦單位*
*通識獎章認證補登限活動後2周內申請,並須以「線上回饋問卷填寫紀錄」為佐證,逾期或資料不足,不予受理,請知悉
*上述活動統一於111-1重新開放報名,原報名統一自動取消,請知悉,謝謝
文學嘉年華
活動一
1. 走進田裡聽海稻米講故事
2. 科技與人文—賺錢與環保不衝突
活動二
1. 有機?有雞?青農返鄉省思
2. 主題:山貓森林的故事 T
活動三
1. 詩情人生
2. 失去心跳的勇氣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歷與美
1.台灣生態界的傳奇
2.法爾的歷史魅力與文化力量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文藝大師」系列講座
藝術家的趣聞 Anecdotes of Artists
「中亞聯大失智友善藝術處方箋」,讓藝術輔療走入失智長輩的心,將埋藏的記憶牽引而出,長輩盡情表達,有助於活化腦力,延緩失智。
由亞美館、亞大附醫、中醫大附醫等合辦「中亞聯大失智友善藝術處方簽」,推動「藝術治療」,盡USR大學社會責任。
參加工作坊同學到弘道基金會、沐風關懷協會,關懷失智老人及參與音樂治療介入老幼共學,善盡大學社會責任。
吳郁亭同學設計的「糞便清理機」,偵測氣味將狗的糞便打包。「狗狗山」負責人說,這項設計非常需要。
第1名幼教系、第2名聽語系、第3名物治系;佳作保健系、休憩系;團隊獎時尚系、評審特別獎心理系。鼓勵大一新生,用生命力的歌聲,讓愛在校園發光發熱。
從生命教育、文物保存、文學技巧、臺灣歷史各層面切入,充滿人性與歷史堅忍之美,豐富學生內涵與生命厚度。
「以色列防身術」教學生自我保護、芳療師分享「精油」調養身體方法,另有12場活動即日登場,歡迎同學體驗。
三場教師專業研習,結合AI跨領域整合,通識中心主任黃淑貞說,唯有走得比時代快,才不怕被時代淹沒。
講 師:藝術市場學專家 黃河老師
講座時間:2021年11月2日(星期二)15:00-17:00(14:45開放簽到,15:00開放入場)
講座地點:亞洲會議中心(M001)
報名請至:https://forms.gle/uSrMUNSVvD1GBYef8
僅限亞洲大學學生,活動免費,需事先報名,額滿為止
更多資訊, 詳見內文
參與對象:亞洲大學在學學生
活動時間:18:30至20:30
(18: 15-18:30開放入場,敬請早到,逾時視同缺席。同時段限報一場。)
更多資訊, 詳見內文
|
參與對象:亞洲大學在學學生
活動時間:18:30至20:30
(18: 15-18:30開放入場,敬請早到,逾時視同缺席。同時段限報一場。)
更多資訊, 詳見內文
時間:2021年3月至5月
對象:亞洲大學教職生優先 , 社區居民
以年度主題形式結合亞洲現代美術館特展,舉辦「亞大藝文季」系列活動,提升學生人文美學素養,並以「與春天有約」為主題,以文學、音樂、及藝術與美學三大類為主軸,規劃多元藝文活動,邀請國內外知名文學家、音樂表演團體、及藝術家等藝文界大師參與。
◆報名對象:亞洲大學學生20人
(醫健/護理學院或有音樂基礎者尤佳)
◆上課時間:
3/15至5/17 (一) 18:30-20:30 & 20:30-22:30
# 移地教學動時間:
上午10:00~12:00,
◆地點:秀老郎日照中心
# 本課程為系列課程,須修滿6堂課(12小時),
通過評量後,可獲得通識微學分:0.6學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