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入 歡迎蒞臨亞洲大學亞美學院
教師節將至,亞洲大學黑泡泡熱舞社、親善大使志工社同學,自發性發起「謝謝老師!」
以「阿罩霧神遊天地——藝術・科技展」為主軸,串連歷史、生態、保育、建築等課程,讓學員說希望明年還能再參加
亞大書苑日行之有年,這個學期又迎來三十二場精彩的課程,讓搶到參與名額的同學大呼幸運。
台中圓滿室內樂團、行動藝術家鼓手凃凱、亞洲流行鋼琴王子V.K克攜手表演,讓亞大師生陶醉秋季音樂夜
大開劇場首入校園表演「側寫犯」,探討新聞事件背後的真相;「光.無盡墜落的美麗」 音樂會10月18日晚間登場
「中亞聯大失智友善藝術處方箋」,讓藝術輔療走入失智長輩的心,將埋藏的記憶牽引而出,長輩盡情表達,有助於活化腦力,延緩失智。
由亞美館、亞大附醫、中醫大附醫等合辦「中亞聯大失智友善藝術處方簽」,推動「藝術治療」,盡USR大學社會責任。
參加工作坊同學到弘道基金會、沐風關懷協會,關懷失智老人及參與音樂治療介入老幼共學,善盡大學社會責任。
吳郁亭同學設計的「糞便清理機」,偵測氣味將狗的糞便打包。「狗狗山」負責人說,這項設計非常需要。
第1名幼教系、第2名聽語系、第3名物治系;佳作保健系、休憩系;團隊獎時尚系、評審特別獎心理系。鼓勵大一新生,用生命力的歌聲,讓愛在校園發光發熱。
從生命教育、文物保存、文學技巧、臺灣歷史各層面切入,充滿人性與歷史堅忍之美,豐富學生內涵與生命厚度。
「以色列防身術」教學生自我保護、芳療師分享「精油」調養身體方法,另有12場活動即日登場,歡迎同學體驗。
三場教師專業研習,結合AI跨領域整合,通識中心主任黃淑貞說,唯有走得比時代快,才不怕被時代淹沒。
亞美學院為啟發學生對藝術治療的與趣與潛能,結合專業知識與技能,109年度試辦音樂治療工作坊初階班,期許學生透過跨域結合,激發學生潛能、培養健康人格、尋求自我成長,未來應用於職場上。
台灣交響樂團長笛首席陳棠亞、亞大通識中心吳莉婕老師舉辦「音樂素描」長笛與豎琴二重奏音樂會。
張少樑學務長鼓勵學生用生命的歌聲,持續把愛在在校園發光發熱。
我們的傳統文化裡十分重視教育,因此《管子.權修》提到:「十年之計,莫如樹木;終身之計,莫如樹人。」俗語說「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」,比喻教育對於個人一生與國家興衰的重要。
最近中國大陸一曲刀郎《羅剎海市》,撼動全球,各地熱搜,舉凡評論、翻唱、解釋不一而足,即使平時不關心文化的台灣政論節目名嘴、專家,都不得不跳下來評論一番。諷刺的是,執政黨與檯面上文化界人士大都噤若寒蟬。
笑是人類幸福的象徵,但是卻有一門職業笑聲最少,也最具肢體語言的動作,那就是政治人物。無疑地在我們的社會裡面,政治制度取之於西方,肢體語言卻很受限於東方文化。
「鳳凰花開,驪歌初唱」,是台灣畢業季節最常聽到的語彙。鳳凰花燦爛繽紛,畢業時節帶來喜氣,成為季節花卉代言,可謂上天賜予畢業生最佳禮物。
年過五、六十歲的人,大都經歷畢業典禮上高唱《驪歌》的年代。我們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畢業典禮,多少別離的祝福與感傷發生在六、七月。
未來並未發生,大家心生期待。未來與過去有無限連結,為了推測未來,人們總會不斷分析過去與當下關聯。最早的「未來學」全球都存在過,那就是觀察天象變化、星宿移動,還有大地萬物異象,可說是最早集體意識的未來學先聲;至於個人誕生的時間、日期,則被視為窺見未來命運的命定要素。
「徵召」是一個政治專用術語,也是一門政治哲學。古代封建國家常用,統治者行使其絕對權力,由上而下破格徵調、召喚人員,命其投入政治或者軍事。當然,不是只有特殊專才享有此殊榮,「徵兵」乃是為抵禦外敵入侵,或者長期訓練民眾備戰,使兵源無慮。
人類早期歷史,戰亂時期居多,和平時間少,直到民主政治到來,政權轉移相對平順。但是,即使現在戰火依然隆隆在各地響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