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.人文聯合講座/白紙的力量──另類「無」的辯證

  • 2022-12-06
  • 亞美學院管理員
科技.人文聯合講座/白紙的力量──另類「無」的辯證   轉自聯合報/ 潘襎
 
萬物都有其存在的用處,否則必然會被淘汰。為了節能減碳,從好久以前政府開始推行公文電子化作業,紙本書籍轉為電子書,紙張的使用逐漸減少。
 
人類從數十萬年前會使用語言說話,人與人之間有了溝通工具,語言象徵著群體的凝聚力量。但是,我們卻無從聽到古人聲音,故有「追想其音容」之說。
 
埃及最早文字銘刻於岩石上,也有記載在莎草紙上,兩河流域則書契於泥板上,歐洲文字最早見到寫於動物皮革上。漢字最早記載在龜甲、獸骨上,用於祭祀,因此文字具有某種神聖性。《淮南子・本經訓》有「昔者倉頡作書,天雨粟,鬼夜哭。」
 
漢字以後鑄於銅器,刻於石頭,日後發展為帛簡,漢代以後則發明現今全世界通用的紙張。文字加上紙張、印刷,文明飛躍發展。文字往後發展為筆跡學,可以透過文字洞悉到書寫者的個性,推想其書寫時的情緒、精神或者身體狀態;書法成為藝術更是如此,譬如顏真卿的〈祭侄稿〉,書寫時情緒悲憤,運筆錯落,多次塗改,足窺其哀戚與憤怒之情已然難以自抑。蘇東坡〈寒食帖〉字體始則溫婉,繼而跌宕,自身遭遇的情緒起伏盡在書寫中流露。民國僧人弘一大師去世前,寫下「悲欣交集見觀經」數字。「觀經」乃《觀無量壽經》之簡稱,出家人平時口誦「阿彌陀佛」,觀想《觀無量壽經》描繪的天堂景象。我們透過這幾個字,不只了解弘一大師彌留時的身體、情緒,還有那他沒有說出來的眼前景象。
 
文字可以抒發情感,也會惹禍。中國文字獄自古屢興,最早文字獄是齊國太史兄弟直書「崔杼弒莊公」事件。下逆上而殺之謂「弒」,兄弟直言先後被殺。蘇東坡因詩歌賈禍,坐牢百天,不解此事恐難解〈寒食帖〉內蘊。明代以後文字獄更多,乾隆年間百餘起文字獄,國府來台後的文字獄被稱為白色恐怖,書寫、歌謠、影像成為審查項目,為文不慎,小者坐牢,如柏楊因大力水手案,甚者如童尚經因「鬼節」提到萬聖節十月卅一日與總統生日同,受累而槍決。中國大陸文革期間,文字獄更是氾濫成災。
 
文字獄也發生於日本,最著名的是「方廣寺鐘銘事件」。豐臣秀吉子秀賴為追念其父功業,於京都方廣寺作十七年紀念法會,鑄鐘一口,銘文為禪師所寫,其中有「國家安康」、「君臣豐樂」八字。德川家康強加扭曲為詛咒「家」、「康」分離,歌頌豐臣君臣。結果爆發冬之陣,豐臣家與其追隨者全數被滅。歐洲文字獄亦不遑多讓,喬塔諾.布魯諾宣揚哥白尼思想,一六○○年被燒死於羅馬鮮花廣場。
 
網路時代,網友一時情緒而來的書寫也容易觸罪,只是民主社會,總有個辯白或者公平審判場所。文字具有無比力量,傳布情感,使真實得以永恆。神奇的是,白紙本因文字才能有其意義與力量,極權國家文字容易獲罪,在網路化時代,白紙正逐漸被捨棄,最近,白紙卻在彼岸發揮了一種強大陳抗力量,誰能否定「無」的力量呢?(作者為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