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.人文聯合講座/樹木與樹人
科技.人文聯合講座/樹木與樹人 2023-09-11 04:40 聯合報 潘襎
我們的傳統文化裡十分重視教育,因此《管子.權修》提到:「十年之計,莫如樹木;終身之計,莫如樹人。」俗語說「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」,比喻教育對於個人一生與國家興衰的重要。「教育」一詞出自於孟子,「君子有三樂,而王天下不與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無故,一樂也。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人,二樂也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樂也。」孟子將教育優秀人才視為三種樂趣之一。但是,西方學校制度引入東方之後,的確與昔日傳統教育方法不同。傳統科舉制度透過經典學習,接受層層考試,學優則仕,位居廟堂治理國家,從經典學習到治國,一脈相承。
西方「教育」的原意如何呢?英語education,出自於法語éducation,其根源則是拉丁文的educare,本意為從內而外引發受教者的內在能力。英文的education一詞,除了運用於教育小孩、年輕人之外,也適用於養蠶、飼養動物,十分廣泛。
我們尊稱孔子為萬世師表,漢代獨尊儒學,經典學習成為教育核心。但我們卻忽略《論語》這部經典著作,出自於孔子一生的知識傳承、轉化與運用的直接經驗所得。孔門弟子接受教育的歲月十分漫長,孔子早年講學、中年仕魯治國有成,隨後不得志而周遊六國,弟子大多隨侍在側。特別是十餘年的流浪生涯,孔子與弟子共同體驗現實生活,在顛沛流離、理想與現實的拉扯當中傳授知識與淬煉人格,過宋國遇見桓魋險遭加害,在鄭國走失如「喪家之犬」,受困於陳蔡絕糧七日依然「弦歌不衰」。孔子指出:「知者不惑,仁者不憂,勇者不懼」,乃是他周遊列國所得感悟,教育所得與現實印證的智慧結晶。孔子以春秋的文化傳統、國情、時局作為教育素材,帶領三千弟子周遊各國。這種壯舉與佛陀率領僧團雲遊各國宏傳教義,耶穌帶著使徒到各地傳布福音,三者皆蔚為人類教育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觀。
我們現實的學校教育,是以固定場所為施教範圍。古代則有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,讀書、識人、識事方為教育之根本。歐洲所說的「教育」主體除了教師、師傅,還包括著「世間」(world)、環境(circumstance)。「世間」看似簡單語彙,其實廣泛地指人的存在、生活的事物。世間、環境作為「老師」來教育學子,現代學校教育普遍缺乏。這兩種教育涉及人際關係、大自然、社會制度、人文風俗、政治現況以及國際局勢,這些都是教育場域裡的「教師」。法國學者涂爾幹認為教育必須要有其方法,也就是「作為實踐的教育」(pédagogie),亦即教育學,很顯然地我們的學校教育在於後者。
日前在校園散步,落葉滿地,昂揚挺立的樹木偉然成林。忽覺古人以樹人比喻教育其來有自,用心呵護,終須經歷狂風驟雨、酷暑嚴冬、晝夜溫差,一棵巨樹必經大自然不斷淬煉方能成材。每一個國家有其教育的基本方針,終不離培育獨立個體成為完整社會人的教育基礎。
少子化是台灣教育的一大危機,嚴重到被視為國安問題,少子化浪潮改變了既有教育生態,至於教育本質的深化呢?或許是我們應該深刻反省的地方。(作者為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)
我們的傳統文化裡十分重視教育,因此《管子.權修》提到:「十年之計,莫如樹木;終身之計,莫如樹人。」俗語說「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」,比喻教育對於個人一生與國家興衰的重要。「教育」一詞出自於孟子,「君子有三樂,而王天下不與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無故,一樂也。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人,二樂也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樂也。」孟子將教育優秀人才視為三種樂趣之一。但是,西方學校制度引入東方之後,的確與昔日傳統教育方法不同。傳統科舉制度透過經典學習,接受層層考試,學優則仕,位居廟堂治理國家,從經典學習到治國,一脈相承。
西方「教育」的原意如何呢?英語education,出自於法語éducation,其根源則是拉丁文的educare,本意為從內而外引發受教者的內在能力。英文的education一詞,除了運用於教育小孩、年輕人之外,也適用於養蠶、飼養動物,十分廣泛。
我們尊稱孔子為萬世師表,漢代獨尊儒學,經典學習成為教育核心。但我們卻忽略《論語》這部經典著作,出自於孔子一生的知識傳承、轉化與運用的直接經驗所得。孔門弟子接受教育的歲月十分漫長,孔子早年講學、中年仕魯治國有成,隨後不得志而周遊六國,弟子大多隨侍在側。特別是十餘年的流浪生涯,孔子與弟子共同體驗現實生活,在顛沛流離、理想與現實的拉扯當中傳授知識與淬煉人格,過宋國遇見桓魋險遭加害,在鄭國走失如「喪家之犬」,受困於陳蔡絕糧七日依然「弦歌不衰」。孔子指出:「知者不惑,仁者不憂,勇者不懼」,乃是他周遊列國所得感悟,教育所得與現實印證的智慧結晶。孔子以春秋的文化傳統、國情、時局作為教育素材,帶領三千弟子周遊各國。這種壯舉與佛陀率領僧團雲遊各國宏傳教義,耶穌帶著使徒到各地傳布福音,三者皆蔚為人類教育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觀。
我們現實的學校教育,是以固定場所為施教範圍。古代則有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,讀書、識人、識事方為教育之根本。歐洲所說的「教育」主體除了教師、師傅,還包括著「世間」(world)、環境(circumstance)。「世間」看似簡單語彙,其實廣泛地指人的存在、生活的事物。世間、環境作為「老師」來教育學子,現代學校教育普遍缺乏。這兩種教育涉及人際關係、大自然、社會制度、人文風俗、政治現況以及國際局勢,這些都是教育場域裡的「教師」。法國學者涂爾幹認為教育必須要有其方法,也就是「作為實踐的教育」(pédagogie),亦即教育學,很顯然地我們的學校教育在於後者。
日前在校園散步,落葉滿地,昂揚挺立的樹木偉然成林。忽覺古人以樹人比喻教育其來有自,用心呵護,終須經歷狂風驟雨、酷暑嚴冬、晝夜溫差,一棵巨樹必經大自然不斷淬煉方能成材。每一個國家有其教育的基本方針,終不離培育獨立個體成為完整社會人的教育基礎。
少子化是台灣教育的一大危機,嚴重到被視為國安問題,少子化浪潮改變了既有教育生態,至於教育本質的深化呢?或許是我們應該深刻反省的地方。(作者為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