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.人文聯合講座/政黨的結婚觀

  • 2023-10-30
  • 亞美學院管理員
科技.人文聯合講座/政黨的結婚觀   聯合報 潘襎

最近媒體最熱門的話題應該是政治上的「結婚說」,兩個政黨在選舉前為了獲勝,大談結婚觀。這門政治婚事,一方想確認結婚對象,一方有被逼婚的感覺。這些年來,兩性、第三性受到更多元理解,如此辛辣話題出自於兩位老男人,倒是令人瞠目結舌。
 
其實,與其說「結婚」二字,漢字裡面「婚姻」更有實質意義。因為結婚只是說明締結連理的雙方關係,不似婚姻兩字更為深刻。婚姻涉及複雜關係,包括結婚後的財產分配、子女生養、財產繼承,還有兩個家族從此成為法律上認定的親屬關係,涉及情感認同、權利與義務等關係。
 
婚」從女部,「婚」古字同「昏」,指女性婚嫁,姻則指婿方。遠古有搶婚習俗,大多發生於夜晚,強取為妻,往後婚禮大多在晚上舉行,肇端於此。今日工商業社會,結婚儀式有中午也有夜晚。古代一夫多妻,迎娶正室,儀禮莊重,側室則從簡。古人慎婚,有六聘之禮,分別為納采、問名、納吉、納徵、請期、親迎,首先執雁以為采,古人認為雁為候鳥,知時守信,故大禮為玉帛,小禮則執雁。雁也常為士大夫見面禮,亦稱摯、贄。今日婚姻多為自由戀愛,古人聯姻則徵信以守禮。
 
日本這個國家誕生於一段浪漫的神話故事。男神伊邪那岐與女神伊邪那美降落在淤能碁呂島,男神與女神相約,「我們繞著天之御柱結婚吧!您從右繞,我從左繞,隨後男女相逢。」國家起源,出自繞柱的邂逅,婚姻而繁衍後代。
史學之父希羅多德(Herodotus)在《歷史》中提到,兩河流域有神殿的聖娼傳統,古希臘神殿相因襲。古希臘羅馬社會只有自由公民才有結婚權利,其餘女性皆無,何況奴隸或者聖娼。西洋婚姻儀式在古代天主教世界,被視為聖事(sacramentum),與聖洗、堅振、聖體、和好、膏油、聖秩與同被列為七大聖事,婚姻是教徒信仰中的大事。新人在神父見證下舉行神聖儀式,發誓彼此相愛扶持。中世紀以後,經歷文藝復興,主權國家成立,婚姻關係由世俗的國家律法所保護與維繫。二十餘年前在法國留學時,出席一場美術展覽,女畫家介紹她一旁的男士為cohabitant,法文意思是「同居者」。在法國同居也有一定法律保障,男女身分為未婚(celibataire)、結婚(marié(e)),此外則有寡婦(veuve)。一九九九年開始又有一種「民事連帶契約」(Pacte Civil de Solidarité),介於結婚與同居之間,一方提出離異即能成立。
 
清領台灣初期,嚴禁男子攜眷來台,被稱「羅漢腳」,多滋事擾民。婚姻關係除人口繁衍的生物學觀點之外,還能維繫社會穩定,隨著社會價值觀逐漸多元,男女、第三性依據律法、禮俗、價值觀、宗教信念而維繫的婚姻關係。近代以來普遍認為婚姻基礎為「愛」,或許加上古代婚姻的「信」,才是維繫關係的穩定要件。市井小民期許婚姻能白頭偕老,兩千多年前古人就說「瑣瑣姻亞,則無膴仕」(《詩經.節南山》),意思是說,牽牽扯扯的裙帶關係,無法委以重任,居高位者的婚姻關係更須自持。政黨之間的聯婚,當以信為始,豈能無信於民!(作者為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)